症状体征
坐骨神经病多见于中老年男子,以单侧较多,起病急骤,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或者在发病前数周,在走路和运动时,下肢有短暂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在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有一阵阵加剧的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疼痛,夜间更严重。
病理病因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由于邻近病变的压迫或刺激引起,又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分别指受压部位是在神经根还是在神经干,根性多见,病因以椎间盘突出最常见,其他病因有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病,腰椎结核,腰椎管狭窄等;干性可由骶髂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髋关节炎,臀部外伤,糖尿病等所致。
heng
恒
kang
康
zhong
中
yi
医
yuan
院
中医分型治疗
1寒湿闭阻
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蠲痹镇痛汤。
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皂独附姜汤。
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风寒湿邪阻滞经络
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舒筋活络饮。
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寒湿阻络
通阳开痹,驱湿逐寒。
驱痹汤。
细辛6-12克,制草乌6-12克,制川乌6-12克,麻黄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细辛,制川草乌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5风寒侵袭,脉络阻滞
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蛇蝎汤。
乌梢蛇10克,炒地龙10克,僵蚕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蜈蚣4克。
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毫升,每日1剂。
heng
恒
kang
康
zhong
中
yi
医
yuan
院
针灸
治
疗
风寒湿痹
腰腿冷痛,上下走窜,屈伸不便,遇阴雨寒冷气候加重,或伴下肢肿胀;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沉。
秩边,阳陵泉,命门。
瘀血阻滞
有腰部内挫伤史,腰腿刺痛,痛处拒按,按之刺痛放散,夜间痛甚,不能俯仰,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滞涩。
阳陵泉,膈俞,血海,委中。
正气不足
腰腿隐痛,反复发作,遇劳则甚,下肢萎软,恶风畏寒,喜揉喜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少,脉沉细。
阳陵泉,委中,足三里,三阴交。
预防常识
许多坐骨神经痛的患者都可清楚地诉述发病是与一次突然的腰部“扭伤”有关,如发生于拎举重物,扛抬重物,长时间的弯腰活动或摔跌后,因此,当需要进行突然的负重动作前,应预先活动腰部,尽量避免腰部“扭伤”,平时多进行强化腰肌肌力的锻炼,并改善潮湿的居住环境,常可降低本病的发病率,本病患者急性期应及时就医,卧床休息,并密切配合诊治,预后通常是好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uxishizx.com/lxsjt/1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