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基石。近年来,玉溪以食品和药品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等为重点,建设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全面构建食药安全防线
食药安全关系千家万户。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四个最严”为统领,坚持实施食药安全战略,“党政同责、政府负责、部门监责、企业主责、社会共治”的责任体系不断完善,食药安全治理水平全面提升,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城市风光 谢家平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食药安全突出问题,保安全、惠民生,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和食用农产品销售安全监管,推动食用农产品监管向“专业化、智能化、溯源化”转变,启动实施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一票通”;着力解决制假售假、欺诈和虚假宣传、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农村食品安全、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网络订餐、“黑作坊”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年,全市共检查食药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家次;深化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推进明厨亮灶和“寻找笑脸就餐”行动。加强网络订餐规范监管,鼓励“后厨直播”,做到“线上”“线下”餐食同标同质;加强高风险药品、基本药物、特殊药品监管,加大飞行检查和监督检查力度。
严密防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
全面落实食品药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加大“双随机一公开”和飞行检查力度,提升监管质量和效能;建立全链条、全过程的食药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坚持食品药品“21”风险分析例会、安全形势和风险会商制度,完善指挥体系运行机制,完善风险分析研判体系,完善风险监测网络,拓展风险交流渠道,及时提出对策和措施,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进一步提高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能力。加强隐患排查和现场检查,严格实施责任网格化、检查格式化、管理痕迹化、监管信息化“四化”监管模式,把排查责任和日常监管责任落实到人。
加大案件查办力度
全面加强监督抽检和问题处置,提高抽检的靶向性,聚焦公众 加快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大数据监管,完成市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项目建设。秉承智慧监管理念,加快市“互联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项目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食药监管智慧化水平。对食药生产经营企业实施信用分类管理,指导督促生产企业、大型超市、餐饮服务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大中专院校食堂、连锁药店率先建立以信息化为支撑的追溯系统,初步实现“机器助人”。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近年来,我市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遵循安全发展、改革创新、依法监管、源头防范、系统治理的基本原则,依靠严密的责任体系、严格的法治措施、有效的体制机制、有力的基础保障和完善的系统治理,大力提升全市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已连续15年杜绝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逐年呈下降趋势。
流光溢彩玉溪夜潘泉摄
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健全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出台玉溪市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明确部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和体现安全发展水平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行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健全责任考核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改革安全监管监察体制
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作用,切实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监察体制;进一步完善地方监管执法体制;加强应急救援管理,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强化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和充实市、县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领导及专业力量,承担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导协调、预案管理、机制体制法治建设、队伍及物资管理,组织指导应急演练、培训等工作。
着力推进依法治理
严格高危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准入标准和条件,严格安全准入制度;规范安全监管执法行为,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机制,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建立执法行为审议制度和重大行政执法决策机制,评估执法效果,防止滥用职权,完善安全生产执法纠错和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健全监管执法保障,加强监管执法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确保规范高效监管执法;完善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坚持问责与整改并重,充分发挥事故调查对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促进作用。
构建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加强安全风险管控,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三级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体系,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风险预警实施属地、分级监控,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强化企业预防措施,企业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三同时”制度;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加强重点领域工程治理;将职业病防治纳入民生工程及安全生产考核体系,制定职业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实施职业健康促进计划,严格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
加强安全基础能力建设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基础、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安全投入保障机制,完善安全投入长效机制;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科技支撑体系;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将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专业技术服务纳入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支持发展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专业化行业组织;积极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完善工伤保险制度,推进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发挥市场机制推动作用;健全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
应急处突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值班值守和应急管理、处突工作,及时、有效、妥善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群众求助事项,全市社会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创造了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安居李林摄
加强“一案三制”建设
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县区总体应急预案,加强专项预案的修编工作,督促修编、颁布实施部门应急预案,并指导有关部门进行应急预案修编,使全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更加科学、规范、完善;完成《玉溪市突发事件处置手册》征求意见和编印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推进各类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建设,促进应急管理体制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组建非警务类报警求助应急联动处置中心,承担非警务类报警求助事项指挥调度、通报协调、装备调用、检查指导等职权,履行接报警和应急联动指挥协调职能;进一步理顺规范应急管理机制,着力理顺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启动与22家一级联动职能部门横向视频系统接入情况调研,推进应急处置工作横向覆盖、资源共享、联动联通。建立完善应急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玉溪与周边州市、县区与周边县区),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改变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迟缓的现象。开展应急车辆升级项目,完成应急车辆与指挥中心平台、县区视频会议系统联动测试,推进联动处置工作指挥协调能力加强。
进一步强化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规范突发事件处置流程,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推进非警务类接警联动处置能力建设;以《玉溪市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为总纲,加强督促部门预案管理,切实提高各非警务类接警联动处置能力。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玉溪市非警务类报警求助应急联动处置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全市社会应急联动工作,规范和建立非警务类报警求助联动处置机制。组织县区参与省政府应急办开展的全省无线电短波电台应急演练。
稳步做好市应急指挥中心各项工作
完成市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升级改造工程项目,促进我市应急指挥平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切实发挥应急指挥中心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关键作用;建立非警务类报警求助应急联动处置指挥体系,为及时、有效、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群众求助事项,促进全市社会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对专题培训班,邀请省内外应急管理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授课,着力提升我市各级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玉溪日报记者:冯天娇
编辑:赵书艺审核:杨雪
终审:李向文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
~~~~~~~~~~~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xishizx.com/lxsls/2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