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潞西市 >> 潞西市旅游 >> 正文 >> 正文

阿昌山寨枝繁叶茂的大青树

来源:潞西市 时间:2023-3-5

本文作者曹先强

(一)

童年记忆中,我的家乡——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的新老寨子边,总有一棵遮天蔽日的大青树,像一把撑开的巨伞。村里的老人说,昔日南方丝绸之路到达“极边第一城”腾冲以后,“腾八古道”的一条马帮驿路支线就是经过关璋村这棵大青树下的小路伸展向远方的。明朝末年,地理学家徐霞客沿古道抵达阳关哨,见到了南坡“村人不识汉语”的关璋阿昌族村落……这些,都被他写进了《徐霞客游记》。

我们阿昌族是云南省特有的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也是中缅边境跨国而居的民族。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全国共有阿昌族人口人,主要聚居在德宏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其余分布于芒市(潞西)、盈江、腾冲、龙陵、云龙等县。阿昌族的创世神话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和著名的户撒刀锻制技艺,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种植水稻的历史很悠久,培育出的优良品种“豪安公”“靠母累”称誉为“水稻之王”。

从上世纪50年代的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大调查开始,关璋村向来都是从事民族研究的专家学者最常去的地方。年的阿昌族语言调查,以及由戴庆厦、崔志超教授主持编纂的《阿昌族语言简志》,梁河方言就是以关璋话为代表的。年,全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发展调查课题组走遍阿昌族聚居的3个乡、14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召开座谈会8次。当时,我受邀参加了省民宗委在昆明召开的座谈会。调研组也去到了关璋。那次调研,对阿昌族后来的发展帮助很大。年,戴庆厦教授又带中央民族大学的博士生、硕士生来到关璋搞了一次社会调查。

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新村曹歌王红摄影

阿昌族非常重视教育,关璋村几十年间修了“几代”小学校舍,远近乡村学校建设得最好的就是这里。这个村小学培养了许多阿昌族人才,桃李满园。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就有曹先强、曹先荣、曹兴维等考上中央民族学院。这些年,关璋村还出了两位阿昌族全国人大代表曹自芹和曹红梅,这更使得关璋在阿昌族乡村中远近闻名。

以前,关璋村只有大横山自然村几十户人家是汉族,其他自然村都是阿昌族。如今,同以往大不一样的一个现象,就是阿昌族与当地的汉族、傣族、景颇族、傈僳族、德昂族通婚已经越来越普遍,各民族和睦相处像家人一般。

(二)

关璋村下辖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有农户户、人,有耕地面积亩。改革开放以前的关璋村贫穷落后,“吃的是坑坑水,走的是秧鸡路”。如今,这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村容村貌都今非昔比。

改革开放初期,包产到户,联产分红,阿昌族群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参加到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不过几年时间就解决了吃粮问题。上世纪90年代至今,各级政府相继开展新农村建设、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滇沪对口帮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工程,使得阿昌族聚居地区面貌不断有了新的改观。

年7月,阿昌族被列入云南省重点帮扶的人口较少民族,指定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云南省世博集团、云南师范大学进行对口帮扶。与此同时,按照省里制定的三年帮扶发展规划,以“整乡推进,整族帮扶”为目标,三家帮扶单位第一时间派出强有力的帮扶工作队驻村开展帮扶工作。

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提出建设“幸福阿昌”,计划投入10亿元专项帮扶资金。为此,他们做到了每村都有一个工作组、户户都有责任人,确保扶贫的精准。在阿昌族乡开展民居保障工程建设,采取新村搬迁、拆除重建、抗震加固、改造提升的方式,全面推进民居建设改造工作。将教育帮扶脱贫作为重点,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为阿昌族脱贫打下坚实基础。重点帮助三个阿昌族乡建设三所小学: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户早村小学,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小学、九保阿昌族乡横路小学。同时帮助曩宋乡扩修建设学校11所,改善全乡学校建设。开展“在校大学生扶贫助学”活动,~年,对3个阿昌族乡农村户口的在校大学生每人每年给予元的助学补助。仅年,就有名阿昌族大学生获得资助。推动烤烟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整合全省烟草公司系统资源,两年内专项增加曩宋乡亩担烤烟计划,年全乡实现烟农总产值万元,仅此一项全乡人均收入元。

帮扶工作队为关璋村建设的“卑妥瓦”新村,是帮扶阿昌族重点项目,总投资万元,占地面积.3亩,可供59户贫困户居住。同时,还配套建设了阿露窝罗广场、阿昌族博物馆、遮帕麻遮米麻纪念馆、阿昌织锦馆、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商店、公交车停靠站、消防池、养殖小区、污水处理站等14项公共设施。“党的光辉照边疆,阿昌人民心向党”的大型雕塑立在“卑妥瓦”新村。今年2月7日,新村里到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家家户户门前挂起大红灯笼,59户阿昌族群众载歌载舞,庆祝乔迁新居。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到今年底,曩宋阿昌族乡全乡将脱贫摘帽。

今年10月17日,是全国第五个“扶贫日”,也是第二十六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云南省和德宏州相继召开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省烟草专卖局派驻德宏州三乡整族帮扶工作队副总队长、梁河县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挂职梁河县委副书记杨龙祥被评为省扶贫先进工作者,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勐科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瑛(女)被评为省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关璋二组曹明维(阿昌族)被评为州光荣脱贫户,九保阿昌族乡丙盖村监督委员会主任赵洪文(阿昌族)被评为州扶贫先进工作者,曩宋阿昌族乡被评为州扶贫先进集体、乡党委书记闫信谁被评为州扶贫先进工作者。

目前,在上级政府的大力帮扶之下,户撒阿昌族乡正努力建设一个绿色、生态、环保的“佛祖花园”。九保阿昌族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重点抓好乡村集体经济壮大工程。依托省级“四位一体”建设项目,通过根源广场、九保古镇建设,打造乡村集体经济强村。曩宋阿昌族乡正着力打好“三张牌”:美丽德宏北大门山水田园旅游休闲边陲小镇,中原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交融的阿昌族美丽宜居乡村旅游第一村,滇皂荚生态旅游文化与美食养生传承地。

年4月,全国第一次阿昌族学术研讨会在云龙县漕涧召开

大青树下迎宾来曹先强摄影

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举办阿露窝罗节桂金再摄影

前不久,又一喜讯从家乡传来——在第八届云南省文明村镇评选表彰活动中,关璋村成为全省个文明村镇候选村镇中唯一的阿昌族村庄。

今年11月,我应邀参加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的“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生态”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主旨发言。我把改革开放40年来,阿昌族聚居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把阿昌族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心带到了北京。通过这次高规格的研讨会,我同参会者交流探讨了决胜脱贫攻坚与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乡村振兴与人口较少民族村落社会生态、传统文化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等。我坚信,有党和国家的关怀、帮扶,阿昌族同胞一定会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如期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阿昌族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更幸福美好。家乡新老寨子边的大青树,也一定会更加枝繁叶茂,生命力常在。

(原载《中国民族》杂志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年第12期〈汉文版〉

编辑:刘娴

责任编辑:李小林)

撰稿:曹先强

编辑:石祖清

如何联系我们?

2

新浪微博:

阿昌人民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xishizx.com/lxsly/115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