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潞西市 >> 潞西市旅游 >> 正文 >> 正文

新闻更改地名须慎之又慎

来源:潞西市 时间:2018-3-28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大意失荆州”“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如果将“襄樊”“荆沙”“黄山”“枣庄”在诗句中予以替换,王维、李白们会怎样想,今人、后人的感受又会如何?4月13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认为,慎重更换地名,就在于对地名有情感。像“徽州”(今黄山市)这样重要的历史地名,不妨考虑恢复。

3月22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会议。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特别强调地名的文化传承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尊重,点出了地名频繁更换的症结所在。

为何更改地名

九派新闻通过对中央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国务院公报、文件等相关数据的整理,共采集到18个有效数据。如下表所示:

原名

现名

更改时间

更改原因

所属省份

东陵

浑南

行政区划调整

辽宁省

元坝

昭化

旅游资源

四川省

襄樊

襄阳

历史原因

湖北省

潞西

芒市

历史原因

云南省

宣武区

西城区

行政区划调整

北京市

崇文区

东城区

行政区划调整

北京市

思茅

普洱

自然资源

云南省

市中

利州

历史原因

四川省

吴旗

吴起

历史原因

陕西省

北道

麦积

旅游资源

甘肃省

通什

五指山

旅游资源

海南省

中甸

香格里拉

旅游资源

云南省

石灰窑

西塞山

旅游资源

湖北省

市郊区

虎丘区

行政区划调整

江苏省

大庸

张家界

旅游资源

湖南省

崇安

武夷山

旅游资源

福建省

徽州

黄山

旅游资源

安徽省

沔阳

仙桃

“沔”字生僻

湖北省

从上表可以看出,地名更改主要有三大动因,即旅游资源、行政区划调整、历史原因。

8个地名更改是因为该地旅游资源丰富,某个景区知名度、美誉度较高,遂以该景点作为地名。比如年大庸更改为张家界,中甸改名为香格里拉,这些都极大拉动了当地经济。

4个是因行政区划调整而改名。比如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北京崇文区、宣武区被撤销,有舆论对此调侃:“不宣武崇文,只剩东西”。

也有4个城市因历史原因而恢复原名。比如年由襄阳、樊城两城合二为一的襄樊市,取两地首字而命名,年12月更名为襄阳市,更加凸显了襄阳的历史文化底蕴。陕西吴起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曾改名为吴旗,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70周年纪念日时,恢复了原名,正式更名为吴起县。

九派新闻认为,从地名更改的情况来看,不能一概否定,但一定要慎之又慎。

地名更改应敬畏历史、尊重民意

媒体普遍对地名更改持较为宽容的态度,但对地名更改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正视。比如更名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增加、能否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等等。因此,地名更改应尊重历史,听取民意。

年,光明日报曾就河南驻马店打算更名一事发表评论,城市更名的弊端依然存在:湮没城市历史文化,增加社会管理成本,给人们交流交往带来不便。一个地方名称的更改,是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系统工程。简单地改名,不见得有效果,反而可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人民网建议道,地方应该更务实一些,将更多的精力用在踏踏实实发展旅游和经济上面。只要真正搞好地方的基础设施和软环境,不可能发展不起来。当然,这样做,需要一届一届地方政府的接力努力,远非改名那么轻巧。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曾指出,现在社会上出现一种随意更改地名的现象,中断了历史的延续。与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一些大事件联系在一起的地名也消失了。

网友“公考教招陈洁老师”认为,今日的城市更改地名,折射出的不仅是国民对传统文化的不自信,更有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的无所不用其极。

网友“修身待天明”评论道,为了一定经济效益,更改地名,无异于揠苗助长,城市之所以不同,并不一定是新,而在于他的传承,他的无可替代。

民政部新闻办官方微博“民政微语”建议道,在重要的地理实体命名、更名时,民政部门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使新命名地名更具地方文化特征、更能体现群众基本诉求。

支持恢复重要的历史地名

4月13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就“黄山市恢复老名字徽州,你支持吗?”发起了一项网络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共有位微博网友参与,71.4%的网友支持黄山市恢复老名字徽州,网友认为“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只有6.1%的网友认为“新地名也用习惯了,再改回去劳民伤财”。

网友“_小清新的坛坛”:好好的老地名,多有气息,为啥要改呢?那些出现在古诗词里的地名,依旧存在,多美妙。

网友“大_卫_之_星”建议道,先把驻马店改成汝南吧,其他的可以先缓一缓。

网友“秀才铺”:很多决策都是眼光短浅、零规划,要不然也不会有很多东西改了又改。

网友“捣蛋兵杨小健”反对道,地名得更迭,随之而来是配套设施得更改,何必呢?

网友“邪人疯”:虽然不建议反复更改地名浪费人财力,但是徽州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背后的徽商、徽派建筑、徽菜、徽剧等共同组成的三大地方显学之徽学,是安徽”徽”字的由来,不应继续割裂历史和文化的联系。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是否传染用什么药
白颠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xishizx.com/lxsly/1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