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潞城敌区工作
郝文
我在潞城前后工作过三次,共计五年零三个月。第一次是一九三九年八月,从长治专署调到潞城县公安局。当时,公安局驻在平顺县下五井村,日寇占领着邯长公路沿线的潞城县城、微子镇、神头岭等,时常去根据地骚扰、搜捕,给抗日干部和群众造成极大威胁。我带领公安队员寻机歼灭敌人,保卫县政府,掩护干部在青口、上黄、下黄、西赛一带开展抗日工作。一九四O年二月,调我去抗大学习,同年十月毕业,又回到潞西县(当时潞城分为潞东、潞西)负责三区工作,在石梁、曹庄一带领导群众民主选举村干部,组织民兵打击敌人,保护群众安全生产。一九四一年三月,调我去地委党校学习,而后留党校工作。一九四二年,党为了开展敌区工作,春夏之间,又第三次调我到潞城,准备划一个六区让我负责。初去时在四区任副区长,区长是程继贤,区公所驻在西坡村。当年秋天,正式成立六区。
六区包括原四区史迥以南、原五区漳河以西、黄碾以南、县城南边的邯长公路往西这个地区,东西南北各约三十华里,计大小村庄三十四个(或三十六个),全部在敌人公开统治之下,村村都建有维持会,叫“格子网”,西有敌人控制的白晋铁路,东有敌人控制的邯长公路和县城、翟店、羌城、南垂等据点,北有黄碾据点,南有鹿家庄据点,中间有张庄据点,都分别驻守着敌伪军队。在这个地区,日寇的统治异常残酷,汉奸的活动十分猖獗。在这里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困难确实是很多的。
遵照党提出的“敌进我进”的战略方针,大力开展对敌斗争。我们首先组织了两个敌后武工队,约四十多人;还组织了一个区游击队,有二十多人;加上区公所的四个人,总共将近七十人。在武装掩护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争取群众;让群众了解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了解我们打击敌人的胜利消息,坚定抗日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我们狠狠打击了汉奸和少数伪军的嚣张气焰,给敌区人民撑了腰、作了主、伸了冤、出了气、壮了胆。经过这样长期工作和斗争,广大群众逐渐认识了抗日干部,逐渐懂得了抗日的道理,从开始不敢接近我们,躲着我们走,变化到冒着生命掩护我们,替我们传递情报等。这样,有群众的支持和保护,我们可以放开手脚活动了。进而我们又做了维持会人员的工作,使其白天应付敌人,黑夜为我们办事,甚至拚上命来掩护我们的同志。有一次我带着一个通信员在马厂村开会,散会很晚了,就住在那里。第二天突然来了一百多名伪军,无法脱身,只好隐蔽在村子里。伪军一天来了三批,一直到天黑才走完。这天村里的民兵给我们站岗放哨,不时报告情况,敌人的活动我们完全掌握。有一个民兵队长被抓到村外,要他交待村里的八路军,威胁他不说要枪毙,但他始终没有暴露任何情况。还有一次,我从古驿活动回来,路过黄漳村,碰上黄碾敌人出发,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就跑到赵文山家里,老太太把我藏在暗棚上,并把房门锁住,到外边观察动静,等敌人全部走完才让我出来。
在群众工作有一定基础之后,我们集中主要精力发展民兵,建立地下党组织,成立村政权。当时,每年秋夏,抗日政府都要派一些公粮,叫抗日公粮,后来叫胜利粮,各村群众自动组织起来,在武工队掩护下,送到根据地,我们还组织了几次学习,各村都有人参加,后来就以这些人为骨干,建立和发展地下党组织。另外,我们很重视瓦解敌伪军的工作,如青年队有几个人就是从敌人中反正出来的。还有一个伪军小队长也是这样加入了青年队,后来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在和敌人斗争中,六区先后牺牲了五位同志。有一位姓朱的,是壶关人,有一位公安队员,有一位是朱家川人参加青年队不到一周,在交漳和下省河边交界地里,被河对面敌人打来的枪弹击中。当时他和我相距只有三步远,我已跑出六、七步,听他说:“队长,给你枪,我……”。我回头一看,他倒在地上,……。眼看敌人很快就追来了,他不愿被敌人弄去,就拉开手榴弹,英勇牺牲了。这是一位好党员,几十年来,我一直怀念他!还有一位姓陈,是张庄村村长,被张庄敌人抓去,壮烈牺牲了。
日本投降后,接着就是上党战役。那时我负责兵站工作,任务是支援前线。兵站设在侯家庄大庙里,四区、五区、六区的群众每天去送粮,车水马龙,络绎不绝。送的白面堆积如山,大力支援上党战役。上党战役胜利结束后我被调走,准备南下。
(作者:郝文,抗战期间任潞城县六区区长,离休前在北京农业大学工作。)
潞城广播电视台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xishizx.com/lxsms/11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