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关
注
泸
西
文
联
泸西新韵(外两首)
张兴泰
泸西新韵
泸西
一座红土垒起的高原
改革开放四十年
泸西人
用汗水育肥高原
用双手修筑高原
高速路伸入云端
理想放飞在苍穹之上
70多米高的风电场风车
遍布云海
屹立山巅
日夜飞旋
昔日威风凛凛的烽火塔
弓腰驼背风光不再
曾经用松树明子,煤油点灯照明的地方
如今把光明送进工业园区
送出大山温暖远方
以前常常外出借口粮渡饥荒的乡亲们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奋力拼搏
牛羊成群米粮满仓
现代农业生产基地,蔬菜鲜嫩欲滴
东山火腿香飘万里
曾经的穷山恶水
今日鸟语花香山清水秀
东方玫瑰谷玫瑰飘香十里
醉了熙熙攘攘的蜂蝶
醉了来来往往的游人
黄草洲湿地唤醒了白鹤钳嘴鹳浓浓的乡愁
“小船如梭横织湖中锦绣”
花园大道春天樱花飞霞
秋天银杏金黄
小山村别墅幢幢鳞次栉比
新农村建设硕果累累
云鹏电站大坝筑起高原平湖
甘露浸润三十里峡谷稻浪流金
喀斯特地貌上
水库坝塘星罗棋布沟渠纵横清流潺潺
旺盛的血脉强壮了高原体魄
那坎坷曲折的古驿道,平了宽了
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门口
泸西人心血浸透高原
火红的土地,火红的荞麦
火红的杜鹃,火红的玫瑰
火红的万寿菊灿若云霞
染红泸西人的生活
映红泸西人的笑脸
希望的田野上
改革开放以来
无垠的田野仿佛一个辽阔的竞技场
络绎不绝演绎出很多传奇故事
镰刀锄头牯牛
旋耕机理墒机收割机
现代农业……
过去
犁地靠老牛耕种用锄头
秋天的收成一半是欢喜一半是汗水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
强壮的牯牛享受了退休待遇
农民实现了种田不下地的梦想
握锄把的手握上了方向盘
在旋耕机的一阵阵撒欢声中
土地泛起缕缕黑油油的浪花
农活一天比一天轻松
心情一天比一天舒畅
土地变得更加疏松
稻穗变得更加饱满
土地流转,又一次新的革命
流转
改变了田野的模样
走进沟渠纵横的田野
走进架设了喷灌滴灌的大棚
就走进了现代化工厂
流转
改变了我们的身份
农民变成了工人按时上下班
播种不再看天色
耕耘不再怕干旱
春夏秋冬
天天种蔬菜天天摘水果
田野里
种出了小轿车种出了大公司
种出了小别墅种出了小康村
如今
越来越肥厚的红土地
春夏秋冬
时时处处生机盎然
老师
倾一腔心血
筑三尺讲台
从青春年少到丝发皆白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生命的原野郁郁葱葱
四季纤尘不染
引领我们走进一个清新的世界
清清的泉水
甜甜的微风
绿茵茵的小草
红彤彤的花朵
白生生的云彩
蓝莹莹的天空
胸怀博大
南极到北极
马里那亚海沟到珠穆朗玛
一颗颗星星到茫茫宇宙
装在心中
引领一代又一代人
肆意遨游攀登
厚厚的镜片后面
双眼总是那样深邃
没有看不透的世事
神奇的手
一方小小的黑板
三五根线条勾勒崭新的世界
精心排列组合谱写出动人的乐章
一点点单一的颜料
调配出鲜活的生命描绘出世界的未来
平凡的容貌
平凡的言行
平凡的举止
平凡得有时给人的印象甚至有些迂腐
坚守那方小小的讲台
一生
书写的每一个字
都是清清白白
作者简介
张兴泰,年出生,大专文化。做过农民、当过代课老师、村委会总支书记,从事过乡镇行政工作,曾担任过中枢镇人民政府镇长、县林业局局长,现在泸西县林业局工作。于80年代爱上写作,有数十篇(首)文学作品在州内外各级刊物上发表并获过奖。
主编:王清雅
副主编:汪月圆谢乔平
编辑:赵振宇
往期推荐:
张兴泰:清流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张兴泰:月亮,月亮[“红河的月亮”诗歌朗诵会三等奖作品]
唐贵仁:旧寨街
陈怀丽:改革开放四十年之歌
曾波:那些年,那些事
张兴泰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xishizx.com/lxsms/6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