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8日在会长刘振允、监事长梁正雄的组织带领下一行30人,于当天下午六时从广州白云机场直接腾云驾雾二个多小时我们就到了云南德宏芒市国际机场,开始了为期五天的行程,分别参观了芒市勐焕大金塔、勐巴娜西珍奇园、江东古银杏村、亚洲第一大桥---腾冲龙江特大桥横断山脉南段、“宝能.彩云之上项目”、冰火二重天,腾冲的热海、和顺古镇、艾思奇故居和国殇墓园的滇西抗战纪念馆等。
芒市的旅游名片之一"勐焕大金塔,它堪称当今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第一塔,是芒市地区一个十分醒目的标志性建筑,同时,还是增进睦邻友好、中缅胞波情谊的桥梁,更是吸引中外游客的一大佛教旅游胜地。来前我们在地图上要找芒市时,却怎么也找不到。来到芒市时才知道潞西改为芒市了。
在金塔的大门口,望向对面的山上,隐约可以看到有一座塔尖,那座塔是白色的,叫做银塔,导游讲这就叫做金银遥相呼应。我们随着导游围绕着大金塔虔诚的拜走三圈。拜走三圈后,走进大金塔里,我们一直是非常虔诚的膜拜着,虔诚的祈祷着所有善良的人们都安康幸福,一生平安。
这儿的雕塑很有意义,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三佛塑像,大家很感慨,这不仅仅是佛祖教诲,这本就是做人的底线。在大金塔的东北角有一棵生长旺盛的圣菩提树,是斯里兰卡国家专机送来的礼物,据说斯里兰卡圣菩提树是维系佛祖渊源的“唯一血脉”。勐焕的傣语意为黎明之城,相传佛祖到了此地刚好天蒙蒙亮,即黎明之时,所以就把这里叫做了勐焕。
参观勐巴娜西珍奇园时,大家留连忘返,它是国家AAAA级景区。珍奇园有二大特色:一是展示世界罕见的奇珍异宝,如“树化玉”、“树化石”等;
二是园内培植有多种植物,有余株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是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基因宝库。园内汇集了全国少见的大量古树名木和世界罕见的硅化木玉石。其特色是:稀、奇、古、怪,堪称精品荟萃的旅游亮点、亚热带植物基因宝库。
德宏勐巴娜西珍奇圆拥有四项全国之最:古树名木数量之多,年代之古为全国之最;奇石、树化石,尤其是世界上罕见的树化玉,规格之大、精品之多为全国之最;大型根雕造型之美、形状之奇、品位之高为全国之最;大树移植数量之多,成活率之高,为全国之最。
绝美边城——腾冲,剥落浮华和喧嚣,在山野仙境与古朴烟火中,你是否期待开启一场溯源之旅呢?腾冲,有国内唯一的火山、地热结合的地质遗迹,97座火山、88处温泉。
爬云峰山,再树林间漫步,远望云雾在山谷间然地翻涌,没有工作的束缚,没有工作的烦恼,没有生活的压力。自由、放空、开心开心。
参观江东古银杏村里“黄与白”的美,期间与歌手的偶遇从韵律交流并在幸福氛围中唱出了美好、青春和洒脱,感受着祖国太平盛世歌舞飞扬的幸福画面。
途中参观亚洲第一大桥---腾冲龙江特大桥横断山脉南段,路桥垂直跨越龙江,大桥将采用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随着徐霞客描述北海湿地景色:“竹径扶疏,层峦环其后,澄溏映其前”的意景,跨过高黎贡山的天桥,映入眼帘的是“热烈欢迎广东省江门市阳江商会光临宝能.
彩云之上项目”欢迎标语,异地他乡看到如此醒目的受欢迎词,大家顿觉充满活力,开心畅怀。一段心旷神怡的水上荡舟之旅:在片片草组成的岛屿之间,尽情享受湿地风景,一边听船员们献上的曲曲原汁原味的极边小调,一边与水里的水鸟嬉戏,让人惬意万分。
这次的云南腾冲北海湿地之行,我们不但对湿地有所了解,还掌握了不少科学知识,真是幸福之感心中满溢,更为感动的是“宝能.彩云之上项目”主办方盛情为我们准备丰富而的浪漫的晚宴,北海湿地景天一色,夕阳、红酒、佳人浪漫缠绵,真不负千里之行了!
冰火二重天,腾冲的热海一点不夸张,其壮观美好程度超过我的想象。
远就能看见霭霭雾气升腾于青山翠谷之中,四周是碧草飞瀑怪石芭蕉,水上是清冷的蒙蒙细雨,水下是温暖的清澈热泉,这上下二重天的奇妙感受让人如处仙境。这里有众多奇异的景观,最有特色的是大小滚锅。
大滚锅是一个直径为3米多的盆形沸水池,深约1.5米,终年冒着97℃的沸水,响声震耳、蒸汽冲天。游客到热海,只要在地下挖一个小坑,把盛有大米和菜食的饭盒置于坑中,不到半小时饭菜就熟了。
当地百姓还利用泉边的出气孔,垫上稻草,蒸红薯、土豆,并在"大滚锅"温泉里煮鸡蛋,立等可食。
和顺古镇,感受不一样的古风情怀,六百年历史孕育了极边古镇,三大板块文化交汇城丝路明珠;
乡虽小,却有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人不多,还有大半居留世界各地,一代哲人胡里,翡翠大王家乡小桥流水有江南风情,火山温泉是亚热带风光,更有月台深港洗衣亭,粉墙黛瓦,稻浪白鸥,一派和谐顺畅。
和顺,一座滇西小镇,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自古文化是和顺的灵魂和根脉,人文荟萃,物阜民丰,风物清嘉,文化兼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体现了“和”与“顺”的特点,聚集了侨乡文化、马帮文化、翡翠文化、抗战文化、宗祠文化、中原文化、边地文化建筑文化等文化八种。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年2月就诞生在水碓村。其父李曰垓是辛亥革命的元老,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
历任抗日军政大学主任教员、中央研究院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文委秘书长、《解放日报》副总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他长期从事理性主义哲学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注意把理性主义哲学通俗化和大众化。积极与各种非理性主义哲学论战,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0月22日上午,我们参观了国殇墓园的滇西抗战纪念馆,40万人出征中超过20万人伤亡,通过各方寻找到的阵亡人名,全部镌刻在国殇墓园的远征军名录墙上,而更多的远征军士兵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他们的遗骨大多留在异国他乡,有的连完整的尸首都没有留下。
目前通过各方努力找回来的极少一部分遗骸陆续在这里安葬。正应了那句“青山有幸埋忠骨”,人生何处不青山啊。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为了国家民族大义远征缅甸滇西,舍身取义,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牺牲的高贵气节。
那些惨烈悲壮的历史让我们深深地震撼着、感动着,在远征军浮雕墙前,我们一起旅行的全体成员也献了一枝鲜菊花,向那些有名的、没有名的、有遗骨的、没有留下遗骨的烈士们表达了来自远方的敬意。
通过参观,聚焦培育了商会会员人文精神,开拓了团结友爱与凝心聚力的好课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uxishizx.com/lxszx/11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