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圣地—菩提寺
平原小城镇,难得一见草色遥看及烟柳满城的景色。田野里枯黄了一冬的小麦由于地气升发早已苏醒过来了,翠翠绿绿满眼都是。春分过后,山桃山杏渐次打苞开放,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第一缕春色吧?今天,和小编一起走进佛院菩提寺。
菩提寺,位于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镇中心,是芒市地区现存较好的一座佛寺。粉墙绿瓦,层楼叠阁,斗拱飞檐,雕梁画栋,面对连绵伟岸的青山,背靠悠悠的芒市河,与风格独特的傣家竹楼、风光绮丽的亚热带景色相映成趣。
菩提寺初建于康熙十六年,因寺前有一株茂盛的菩提树,故得名。傣语称之为「奘桐」,意为宝石寺。菩提寺是宫殿瓦顶式的木架楼房,属楼奘无塔寺,坐西向东。
屋架以木结构为主体,十二根通天大柱拔地而起,穿过楼板直抵梁架,组成中堂顶架的本部,两侧略小的木柱承接副梁构成四周的偏厦,使殿堂更加宽敞。整个殿内共有五十三棵木柱支撑,楼下中空,离地约两米。月圆形的正门向着东方,正门的南北两边为侧门。
外沿镶板壁,木料材考究,结构严密。大殿屋脊为上小下大的重檐建筑,歇山式。屋顶的举折及屋角出翘形如飞鸟展翼的重檐坡面各部分曲线流畅,造型优美,屋脊、檐面、翘角等均有装饰。傣族、汉族的歇山式屋顶与杆栏式木结构巧妙地结合起来,又融合从缅甸引进的黄铜镂空、缨络垂吊工艺,光艳夺目的「提奘」悬于屋脊正中。
殿前台阶两旁,一对「嘎朵」雄姿勃勃,陡添几分庄严静穆气氛。佛殿正中,约三米高的释迦牟尼佛像端坐于莲台上。佛像流金溢彩,形体匀称和谐,表情生动细腻,面带慈祥的微笑,体态端庄。佛祖的两侧佛龛内,供有数十尊造型逼真,表情各异的佛像。其中有中国佛协一九五六年、一九九零年先后赠送的大小铜佛各一尊,极为珍贵。
与其它佛寺不同的是,菩提寺佛祖像前的左右两侧,迎门站着一对似真人般大小的塑像。左边的女像各「木林灭黑娜」。右边男塑像各「鱼说纵」,傣族上层男士打扮。两塑像均出身民间艺人之手,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历经三百多年菩提寺,珍藏着许多傣族不同时期的艺术珍品,有灿烂夺目的壁画,种类繁多的剪纸,内容丰富的万卷经书。「文革」前还存有清帝雍正所赐「佛光普照」巨匾。
菩提寺既是台心,也是各族信众的文化娱乐场所。一年中该寺主要有三次大的活动,一是春节,各族信众身着艳丽服装进寺参观娱乐,观看傣戏,共庆佳节。中缅两国僧人彼此往来,取经念佛。
二是欢度傣族、德昂族民间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泼水节。芒市镇附近村寨的泼水节仪式就在此举行。节日伊始,窈窕的傣族少女虔诚地向佛祖献上鲜花、贡品,院内的人工飞龙,口喷银水,上下翻腾;顿时,水花、鼓声、铃声、歌声、欢笑声交融,犹如诗的王国,花的海洋。
三是赶躲节,纪念佛祖受难,每值傣历九月十五日至十二月这三个月中,教民禁止婚娶,忌食肉类,隔五日祈祷,供佛三天,祈求让佛祖平安渡过难关。
听说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xishizx.com/lxsly/11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