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潞西市 >> 潞西市咨询 >> 正文 >> 正文

被当作诱饵的士兵

来源:潞西市 时间:2023-2-27

“没有回家的士兵”故事连载①

对于中国远征军老兵李华生来说,战争已经结束70年了,但他依然在远征的路上,迟迟未归。

李华生的家在贵州,被“抓兵”时,只有12岁。他反抗,说自己是家里的独生子,按规定可以不去当兵。抓兵的人说,“别人都跑了,只能抓你。”

因为年龄太小,到了部队只能做勤务。

抗战中的娃娃兵。

前方战事日益紧张,伤亡越来越大,勤务兵也开始被送往前线。在广西昆仑关战役时,一颗子弹打穿他的下巴,伤疤至今可见。昆仑关一役后,李华生随军前往缅甸,参加中国远征军。那是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以惨败而告终。

让李华生心悸的一件事情,是在撤退途中,翻越野人山时,一位同乡得了疟疾,生还几乎无望,连长狠了狠心,交代下属,给他一枪让他早点解脱。下属不违令,却又下不了手,就对着天空放了空枪,让其自寻出路。没想到几年后,李华生竟然在云南见到这位同乡,原来这位同乡在山里找了草药,幸运地活了下来。

从缅甸死里逃生折回云南后,李华生已是一位老兵,虽然与部队走散,但老兵那时很吃香,部队都抢着要,李华生又加入了滇西远征军,被整编到预备二师。由于不识字,李华生给师长当了马夫。

预备二师是腾冲反攻的主力部队,伤亡惨重。一天,师长接到命令,去指挥部研究作战方案,途中被隐藏在树林中的日军发现,被打了伏击。因敌情不明,长官让李华生骑着师长的马快速地跑过危险地段,引诱敌人开枪。李华生接到命令,趴在马背上飞奔而去,敌人疯狂地开始射击,李华生最终发现敌军隐藏在西北方向的大树上。师长调来大炮,一阵猛轰,敌军被消灭。

事后,李华生才明白,自己是做了诱饵,因为敌军认为骑马的肯定是军官,便会集中火力袭击。

多年前我访问李华生时,曾问起他,当时有没有害怕。李华生说,刚上战场时害怕,但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后来见的死人的事情太多了,就无所谓了,死了就死了,死了算球。

腾冲战役结束后,李华生当了逃兵,留在腾冲当了上门女婿。当年,有很多像李华生这样的士兵,在战争结束后留在了滇西,入赘当地的一些贫寒家庭,他们期待有一天国家太平了,能携妻儿回老家告慰父母。但世事难料,他们为国出征的经历,不仅让他们成为政治的炮灰,还让亲情有了太多泯灭人性的隔阂。

在滇西,一些入赘当地的外籍老兵,在他们的人生晚年,并没有享到子女应有的孝敬和温情,在子女眼里,他们更多的是这个社会的另类,甚至以父辈为耻。

李华生住的是一个土坯房,破烂不堪,老伴早在20多年前就已去世,他只能独自生活。他家门口的公路,是腾冲县著名的旅游景点热海的必经之地。偶尔会有游客路过时去看望李华生,有很多人都问过他一句话:你觉得自己是一个英雄吗?李华生说:以前打日本时是,现在不是了。

在那间破烂不堪的小土房里,挂在墙壁正中央的一块写有“中国远征军——英雄”的小匾特别显眼,那是志愿者制作送给他的。后来,他曾交代当地的志愿者,如果他死了,把这块牌匾放到他的棺材里。

另一个让李华生牵挂的事情,是12岁离家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父母的模样早就记不得了,但是在梦里,儿时家乡的模样若隐若现。李华生只记得他的家在贵州湄潭,出生地可能叫“井家陀”,附近的地名记得的有“苏营场”“永兴”等。根据这些信息,贵州的志愿者想了好多办法,但一直找不到老人的家人。后来我们分析,老人因为不认识字,且当兵时年龄太小,名字可能有误。

直到《贵州都市报》报道后,李华生的家人找到志愿者时,李华生自己才知道,他的原名叫黎华仙,贵州凤岗县绥阳镇人。年4月25日,在腾冲志愿者的帮助下,李华生被送往了德宏潞西市中心敬老院养老。

虽然家人找到了,但因身体原因,李华生始终未能回到家乡。

年,贵州的志愿者带着李华生的侄子前往云南去看望他,给他带去了家乡的蜂蜜、茶叶等土特产,还给他带去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父母坟头的泥土。这捧泥土让李华生老泪纵横,他说,等自己死后,把泥土放在自己的坟里,和父母再也不分开。

12岁从军,之后滞留异乡,终身未归。甚至连名字,也不是自己的。

《没有回家的士兵》,孙春龙著,豆瓣评分9.5,购买签名本,请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xishizx.com/lxszx/115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